我累了。我覺得這架飛機也累了。
就在我覺出累了的時候,我看見伊琳娜終于從瘦子手中奪回了自己的手,并把頭轉向我這邊。她匆忙看了我一眼,我用平靜的眼光接住了她對我匆忙的掃視,意思是我對你們的事情不感興趣。我聽見伊琳娜輕嘆了一聲,再次把頭轉到瘦子那邊。接著,她就像對不起他似的,活動了一下被扭疼的手,又將這手輕輕送進瘦子的手中。這次瘦子的手不再強硬了,兩個人這兩只手仿佛因為經過了試探,對抗,爭奪,談判,最終逃離了它們之間的喧嘩和騷動,它們找到了自己應該的位置,它們握了起來,十指相扣。最后,在這個夜的末尾,他們就那樣十指相扣地握著手睡了。這回好像是真睡,也許是因為伊琳娜終于讓瘦子知道,一切不可能再有新的可能。
哈巴羅夫斯克到了。我沒能看見伊琳娜和瘦子何時醒來又怎樣告別,當我睜開眼時,他們已經像兩個陌生人一樣,各走各的。伊琳娜已經把屬于她的各種袋子拿在手上,領著薩沙搶先走到前邊到達機艙門口,就像要刻意擺脫瘦子一樣。睡眼惺忪的旅客們排在他們后邊,離他們母子最近的是莫斯科新貴,他早已打開諾基亞,高聲與什么人通著什么話。然后是那兩位華麗男士。一整夜的旅行并沒有使他們面帶疲憊,相反他們仍然衣冠楚楚,頭發(fā)也滑膩不亂,好比蠟像陳列館里那些酷似真人的蠟像,也使昨晚的一切恍在夢中。
八月的哈巴羅夫斯克的清晨是清凜的,如中國這個季節(jié)的壩上草原。走出機場,我呼吸著這個略顯空曠的城市的空氣,打了個寒戰(zhàn)。旅客們互相視而不見地各奔東西,你很少在奔出機場的匆匆的人群中見到特別關注他人的人。我也急著尋找旅行社來接我的地陪,卻忽然看見在我前方有一樣熟悉的東西——伊琳娜的大帽盒,現(xiàn)在它被拿在那個瘦子手里。他走在我前邊,正跨著大步像在追趕什么。我想起來了,伊琳娜的帽盒被存進瘦子的行李艙,而她在下飛機時把它忘記了。
帽盒使昨晚的一切又變得真切起來,也再次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緊跟在瘦子后面,看見他揚著手中的帽盒,張嘴想要喊出伊琳娜的名字,卻沒有發(fā)出聲音。我想他們其實就沒有交換彼此的姓名吧,這給他的追趕帶來了難度??墒且亮漳仍谀膬耗?我在并不密集的人流中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母子,他們就像突然蒸發(fā)了一樣。又走了幾步,在我前邊的瘦子猛地停了下來,盯住一個地方。我也停下來順著他的眼光看去:在停車場旁邊,在離我和瘦子幾米遠的地方,伊琳娜正和一個男人擁抱?;蛘哒f正被一個男人擁抱。那男人背對著我們,因此看不清面目,只覺得他個子中等,體格結實,頭顱顯得壯碩,脖子上的肉厚,稍微溢出了襯衫的領子。伊琳娜手中那些袋子暫時擺放在地上,薩沙守在袋子旁邊,心滿意足地仰頭看著他的父母——肯定是他的父母。這情景一定難為了瘦子,而伊琳娜恰在這時從男人肩上抬起頭來,她應該一眼就看見了帽盒以及替她拎來了帽盒的瘦子。她有點發(fā)愣,有點緊張,有點不知所措。在她看見了瘦子的同時我認為她也看見了我。她的兒子,那個正在興高采烈的薩沙,更是立刻就認出了我們倆。他警覺并且困惑地盯著這兩個飛機上的男女,好像一時間我和瘦子成了會給他們母子帶來不測的一組同伙。一切都發(fā)生在幾秒鐘之內,來不及解釋,也不應該出錯。是的,不應該出錯。我忽然覺得我才應該是那個為她送上帽盒的最佳人選,我很驚訝自己又一次當機立斷。我不由分說地搶上一步,對瘦子略一點頭算是打了招呼,接著從他手中拿過——準確地說是“奪過”帽盒,快步走到伊琳娜丈夫的背后,將帽盒輕輕遞到她那正落在她丈夫肩上的手中。至此,瘦子,我,還有伊琳娜,我們就像共同圓滿完成了一項跨越莫斯科與哈巴羅夫斯克的接力賽。也許我在遞上最后這一“棒”時還沖她笑了笑?我不知道。我也看不見我身后瘦子的表情,只想脫身快走。
我所以沒能馬上脫身,是因為在這時薩沙對我做了一個動作:他朝我仰起臉,并舉起右手,把他那根筍尖般細嫩的小小的食指豎在雙唇中間,就像在示意我千萬不要做聲??梢钥醋鬟@是一個威嚴的暗示,我和薩沙彼此都沒有忘記昨晚我們之間那次心照不宣的對視。這也是一個不可辜負的手勢,這手勢讓我感受到薩沙一種令人心碎的天真。而伊琳娜卻仿佛一時失去了暗示我的能力,她也無法對我表示感激,更無法體現(xiàn)她起碼的禮貌。就見她忽然松開丈夫的擁抱,開始解那帽盒上的絲帶。也只有我能夠感受到,她那解著絲帶的雙手,有著些微難以覺察的顫抖。她的丈夫在這時轉過臉來,頗感意外地看著伊琳娜手中突然出現(xiàn)的帽盒。這是一個面善的中年人,他的臉實在是,實在是和戈爾巴喬夫十分相似。伊琳娜手中的絲帶滑落,她打開盒子,取出一頂做工精致的細呢禮帽。禮帽是一種非常干凈的灰色,像在晴空下被艷陽高照著飛翔的灰鴿子的羽毛。這禮帽讓戈爾巴喬夫似的丈夫驚喜地笑了,他以為——按常規(guī),伊琳娜會為他戴上禮帽,但是,伊琳娜卻丟掉帽盒,把禮帽扣在了自己頭上。我所以用“扣”來形容伊琳娜的戴禮帽,是因為這按照她丈夫的尺寸選購的男式禮帽戴在她頭上顯得過大了,她那顆秀氣的腦袋就像被扣進了一口小鍋。禮帽遮擋了她那張臉的大部,只露出一張表情不明的嘴。禮帽在一瞬間也遮擋了她的禮貌,隔離了她和外界的關系,她什么也看不見了,包括不再看見瘦子和我。她可以不必同任何生人、熟人再作寒暄,她甚至可能已經不再是她自己。她的丈夫再一次欣賞地笑了,他一定是在妻子扣著男式禮帽的小腦袋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他還從來沒有見過的幽默。然后,他們一家三口就拎著大包小包,朝遠處一輛樣式規(guī)矩的黑轎車走去。
其實我從來就沒想過要把昨晚飛機上的事告訴給第二個人。昨晚發(fā)生了什么嗎?老實說什么也沒有發(fā)生。是薩沙貼在唇上的手指和伊琳娜扣在自己頭上的禮帽讓我覺出了某種無以言說的托付。特別當我預感到我和他們終生也不會再次謀面時,這“托付”反而變得格外凝重起來。嗯,說到底,人是需要被人需要的。我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再次遙望了一下遠處的伊琳娜,她頭上晃蕩的禮帽使她的體態(tài)有點滑稽,但客觀地說,她仍然不失端莊——我知道我在這里初次用了一個我最討厭的我表姐的口頭語:“客觀地說”。不過它用在這兒,似乎還稱得上恰如其分。
我看見一個臉上長著痤瘡的中國青年舉著一塊小木牌,上面寫著我的名字。他就是我在哈巴羅夫斯克的地陪了,我沖他揮揮手,我們就算接上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