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曉輝
文學作品的書名,哪怕只有兩三個字,都是經(jīng)過作者再三琢磨反復推敲之后才確定下來的。既要冠蓋全篇,又要簡潔明了;既要文字優(yōu)美,還要意味深長。正因如此,翻譯文學作品的時候,書名的翻譯都是一道難關(guān)。
賽珍珠將《水滸傳》譯為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她在英譯本的前言中特意講述了自己翻譯《水滸傳》書名的思考過程:
The English title is not, of course, a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title, which is singularly untranslatable. The word SHUI means water; the word HU, margins or borders. The word CHUAN is the equivalent of the English word novel.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se words in English is so nearly meaningless as to give, in my opinion at least, an unjust impression of the book. I have chosen arbitrarily, therefore, a famous saying of Confucius to be the title in English, a title which in amplitude and in implication expresses the spirit of this band of righteous robbers.
英譯的書名并非中文小說的名字,因為原書名幾乎是沒辦法翻譯的。SHUI(水)字是water的意思,HU(滸)字是水邊的意思,CHUAN(傳)是小說,等同于英文的novel。英語中把這幾個單詞并列在一起是沒有什么意義的,會給讀者留下一個不正確的印象。所以,賽珍珠決定選擇《論語》中的一句名言作為小說英譯本的標題,她認為此書名的含義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能表達這群俠盜的精神。
【配圖:彭靖雯】
1933年,賽珍珠的《水滸傳》英譯本All Men Are Brothers由The John Day Company在紐約出版。魯迅首先對書名的翻譯提出了質(zhì)疑。1934年3月24日,魯迅在給姚克的信中提到了賽珍珠的英譯《水滸傳》:“近布克夫人(賽珍珠英文名字為Pearl S. Buck)譯《水滸》,聞頗好,但其書名,取‘皆兄弟也’之意,便不確,因為山泊中人,是并不將一切人們都作兄弟看的?!?/p>
以魯迅在中國文壇的泰斗地位,他的評論自然非同凡響,也引起了針對賽珍珠書名“誤譯”的各種批評。魯迅否定賽珍珠以“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來翻譯《水滸傳》,是因為“皆兄弟”的說法與他的水滸觀相沖突。魯迅從不認為梁山泊好漢是將一切人當兄弟的,他在《流氓的變遷》一文中指出:“他們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笨梢钥闯觯斞甘且噪A級的觀點來看待和分析梁山好漢們的所作所為的,他對賽珍珠水滸譯名的評價絕不是一句隨意的批評,而是基于他早已形成的水滸觀。
賽珍珠則更多的關(guān)注小說的文本,認為梁山好漢們重情重義,親如手足。在翻譯《水滸傳》過程中,賽珍珠也曾反復斟酌,先后考慮過《俠盜》《義俠》等不同譯法,但都不甚滿意,直到即將出版之前,才從《論語》中找到了靈感,最終將英譯本的名稱確定為All Men Are Brothers。
沙博理翻譯《水滸傳》書名時也遇到了麻煩。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沙博理就翻譯了《水滸傳》節(jié)選,刊登在中國外文局旗下的《中國文學》(Chinese Literature)雜志上,當時書名的翻譯是Heroes of the Marshes。七十年代沙博理受命翻譯水滸全本時,正趕上“文革”期間評水滸批宋江的運動,水滸人物被分為兩派——造反派和投降派。以宋江為代表的投降派怎么可以被稱為heroes呢?為了避免與“四人幫”的嘍啰們糾纏,沙博理將《水滸傳》英譯本的書名改為Outlaws of the Marsh。outlaw字面上看起來是不守法律無法無天的意思,其實這是一個褒義詞,指反抗暴政為民除害的民間英雄。好在“四人幫”一伙人的英文與歷史知識一樣差,他們也分不清左右,就同意了,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經(jīng)典譯本Outlaws of the Marsh。
書名有長有短,中外皆然。可以短到一個字,如巴金的《春》《秋》《家》;也可以長到十來個字,如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兩個字的書名,大多釆用直譯的方法;字數(shù)較多的,翻譯時考慮的因素就多了。英文小說也是如此,如Sidney Sheldon的Bloodline(《血統(tǒng)》)、Ken Follett的Eye of the Needle(《針眼》),只有一兩個單詞,直譯即可;也有的書名長得令人咋舌,如我們熟知的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初版的書名是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z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of York, Mariner: Who lived Eight and Twenty Years, all alone in an un-inhabited Island on the Coast of America, near the Mouth of the Great River of Oroonoque; Having been cast on Shore by Shipwreck, wherein all the Men perished but himself. With An Account how he was at last as strangely deliver'd by PYRATES. Written by Himself.
這哪是一部書的名字,簡直就是一篇內(nèi)容簡介,如果翻譯過來,至少也要七八十個字。
楊憲益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他和夫人戴乃迭在翻譯《紅旗譜》時,書名的選擇讓他們費了不少腦細胞?!都t旗譜》中的“紅旗”是革命的象征,可是在文學作品中,譯成revolution不太合適;而“譜”是記錄(record)的意思,也可以引申為傳統(tǒng)(tradition),放在red flag后面又不符合語言的邏輯。如果將record或tradition放在revolution后面,語言和邏輯上都沒問題,可在英語讀者眼里,revolution record或者revolution tradition又不像是一部文學作品。最后,兩位先生斟酌再三,保留了“紅旗”的象征性,舍棄了“譜”的概念,譯成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書名翻譯的經(jīng)典案例還有很多,如上世紀60年代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末代皇帝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的英譯本From Emperor to Citizen。中國讀者都知道溥儀是誰,一看書的名字就知道這是末代皇帝講述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但是,外國讀者對溥儀并不了解,如果直譯成The First Half of My Life,感覺太過平常,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遠不如From Emperor to Citizen引人入勝。
我們再說回《水滸傳》的幾個英譯本的書名翻譯:
賽珍珠:All Men Are Brothers
杰克遜:Water Margin
沙博理:Outlaws of the Marsh
登特-楊: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
杰克遜和登特-楊都是采用了字對字的翻譯原則,再倒譯回中文,還是“水滸”二字;沙博理更進了一步,在“水滸”前面加上了outlaws,讓外國讀者知道這是一個有關(guān)水邊俠盜的故事。賽珍珠的改動幅度最大,直接搬來《論語》中的一句話“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作為《水滸傳》英譯本的書名。
一般來說,書名的選擇要名副其實、提綱挈領(lǐng)、引人入勝,同時,還要符合規(guī)范。如果拋開階級立場,僅從梁山好漢嫉惡如仇重情重義的故事情節(jié)來看,賽珍珠作為一個外國人,給外國讀者翻譯一部中國的古典名著,我個人認為她的書名翻譯的還是非常精彩的,有聲有色的。較之平平淡淡的“水滸”二字,我更喜歡All Men Are Brothers。